为深入开展双争有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滦州市滦河街道胜利道社区不断深化治理创新,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“邻里守望相助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以志愿服务为重要纽带,精准激活社区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。构建起“青春赋能、社区聚力、民生暖心”的良性循环,让基层服务更有温度、社区发展更具活力。
银龄互助传温情,邻里守望暖夕阳。社区联合返乡大学生志愿者,精心培育“老帮老”互助服务团队,推行“低龄助高龄”帮扶模式,让邻里守望的温暖在社区持续传递。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组织协调优势,结合社区卫生室对社区内60周岁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进行摸底登记,了解其帮扶意愿和特长;同时排查80岁以上高龄、独居或行动不便老人的实际需求,建立“需求—资源”对接清单。目前,已有5对老人成功结对,累计提供帮扶服务10余次。这种“老帮老”模式,不仅缓解了高龄老人的生活照料难题,更让低龄老人实现了“老有所为”,在社区里织密了守望相助的温情网络。
公益托管解民忧,童心相伴共成长。针对暑期儿童“看护难”这一家长急难愁盼问题,社区精准对接大学生志愿者资源,精心策划并开办公益托管班,创新推出“作业辅导+兴趣培养+安全看护”三位一体服务模式。志愿者们每日专门安排2小时作业辅导,耐心为孩子们答疑解惑;同步开设绘画、科普等4节兴趣课程,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。截至目前,托管班已累计服务社区儿童15名。托管班的开设,既为家长们卸下了“后顾之忧”,让他们能安心工作,又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,让孩子们在陪伴与互动中收获知识、快乐成长,真正把民生服务做到了群众心坎上。
春力量展风采,志愿微光耀社区。一批批大学生返乡后主动投身社区志愿服务,用知识与热情为家园添彩。他们化身政策“讲解员”,走街串巷解读惠民举措,让政策家喻户晓;担当法律“宣传员”,普及法律常识,为邻里撑起法治“保护伞”;变身反诈“小卫士”,揭露诈骗套路,守护大家的“钱袋子”;还是安全“守护员”,细致讲解用电规范与消防知识,筑牢社区安全防线。这群年轻身影用行动诠释责任,让青春在服务社区、奉献社会中绽放别样光彩。
从邻里互助的温情传递,到公益托管的贴心守护,再到日常宣教的治理赋能,胜利道社区与返乡大学生志愿者齐联动,营造了邻里如亲、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氛围,让青春力量成为激活社区活力的“催化剂”。未来,社区将持续以志愿服务为纽带,凝聚更多青春动能,让基层服务的温度直抵人心。